光源→滤光片→一定波长范围的 近似单色光→有色溶液→透过光→ 光电池→检流计的标盘
所以分光光度计采用适当的光源 和检测器, 使测量的范围不只局限于 可见光区。如用红外光作为光源成 为红外分光光度法; 用紫外线作为光 源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。
吸收曲线★: 为了精确表明溶液对不 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, 可将不同波长 的单色光依次通过某一固定浓度的有 色溶液★★, 测量该溶液对各单色光的吸 收程度, 即吸光度★★, 以波长为横坐标★★,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, 即为 吸收曲线, 或称吸收光谱★★。
光栅★★★:色散元件★★, 利用光的衍射和干 涉原理制成。当白光通过密刻平行条 痕的光栅后, 将不同波长的光色散成 连续光谱★★★。具有波长范围宽★、色散均 匀、分辨本领高等优点★★★。
互补色光★★★: 若将两种颜色的光按适当的 强度比混合可成白光, 那么这两种光称为 互补色光★。
比色法: 在分析化学中, 利用比较 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来测定物质含 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法★★。过去大 多用眼睛观察比较, 故又称目视比 色法。
与目视比色法相比, 光度法的特点: ① 灵敏度高;10-5 ~ 10-6mol/L ② 准确度较高; ③ 仪器设备较简单, 操作简便、 快速★★★; ④ 应用广泛。
普遍使用光电比色计(分光光度计)通 过测量有色溶液对入色光的吸收程度 对物质进行分析, 称为光电比色法(分 光光度法)。
b. 单色器 光电比色计★: 用滤光片获得单色光★★★。 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★★★: 滤光片最易
例1 一含Fe2浓度为0.5mg/L的溶 液, 用邻二氮菲显色测定★, 吸收池厚 度为2cm,在508nm处测得吸光度为 0.19★, 求其摩尔吸光系数和比吸光系 数。
光, 即滤光片的颜色与溶液的颜色应 为互补色★★; 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滤光片 测量同一有色溶液的吸光度, 测得吸 光度最大时所用的滤光片就是最适
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★, 从而可得其 吸收光谱★★,通过吸收光谱可选择最适宜 的测定波长。
优点: 光电池灵敏度较高, 产生的光电 池不需要经过放大便可直接用 灵敏检流计测量。
有波粒二象性★★★。光的波动性可用 波长来描述★, 其单位常用纳米(nm) 表示★★★, 波长越短, 能量越高。
此式表明★: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 过吸光物质的均匀溶液时, 溶液的吸 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 正比。
偏离朗伯-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: ① 定律仅适用于稀溶液 ② 化学变化引起的偏离(正偏离) ③ 非单色入射光引起的偏离(负 偏离)
K:比例常数, 与入射光波长★★, 溶液 中吸光物质的本性及溶液的温度有 关★★★。
吸收池厚度不变, 以吸光度为纵坐 标, 浓度为横坐标作图时, 应得到一 条通过原点的直线★, 称为校正曲线或 标准曲线★。
c. 吸收池(比色皿) 用于盛装被测试液和参比溶液。 按制作材料不同分为石英吸收 池和玻璃吸收池。
缺点: 光电池经强光照射或连续使用时 间过长, 易产生★★★“疲劳现象”, 导
a★★★. 光源 要求: 光源须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, 且稳定性好。 钨灯是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 的光源★。
棱镜★★★: 色散元件, 有石英或玻璃两 种, 它们对不同波长光具有不同的折 射率。石英棱镜对紫外光分光效果好, 玻璃棱镜对可见光分光效果好, 因为 玻璃对紫外光有吸收, 故不能用于紫 外光区。
分光光度计, 它是利用分光能力很强的 棱镜或光栅的原理, 作为单色器★, 可连 续获得不同波长的单色光★★, 其波长范围 比用滤光片获得的更窄★★★。因此用分光
当一束白光通过溶液时★, 若溶液对各 种色光都不吸收, 则白光全部通过★★★, 溶液呈无色透明; 若各种色光几乎全 被吸收★★, 则溶液呈黑色; 若溶液只吸收 某种色光, 则溶液呈透过光的颜色, 也 就是说, 溶液呈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 颜色。
目视比色法: 用眼睛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 度以测量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 为目视比色法。